01
品牌没备案,是否就没资质从事加盟业务?
特许经营备案并不是对特许经营资质的行政许可!
根据我国商务部guan网的政策解读,《条例》规定备案是事后的告知性备案,属于形式审查范畴,不是前置性资格审查,不具有行政审批的性质。通过行政法规的形式,促使特许人备案,将特许人信息予以公告,拟通过公众监督规范特许经营行为,保障其健康发展。
也就是说,特许经营备案本身并不是行政许可,更不是对特许经营前置性资质的行政许可。备案制度本身是为了审查特许人是否具备成熟的经营模式、经营资源等条件,但没备案并不意味着特许人就不具备前述条件。品牌没备案,也不影响其从事特许经营业务。
02
品牌没备案,是否会导致签订的加盟合同无效?
没备案并不必然导致加盟合同无效!
《北京市高ji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业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七条明确规定:“特许人未及时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一般不影响特许经营合同的效力。”上海市高ji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也表示,备案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为便于商务主管部门进行监督管理。
在司法实务中,众多相关案例都表明法院一般不会因为特许人没进行备案就认定签订的加盟合同无效。
《条例》关于备案的规定属于行政法规管理性规范,而非效力性规范,其对于双方签订的加盟合同的法律效力并无影响。只要加盟合同为双方当事人自愿签订,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就是合法有效的,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
03
品牌没备案会导致什么后果?
行政处罚
第1,行政处罚方面可能导致被处以行政罚款或予以公告。《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特许人未依照本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由商务主管部门责令限期备案,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备案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公告。”
第二,民事诉讼方面可能导致加盟商以此为由起诉至法院要求解除加盟合同并退还合同费用。这种情况下法院一般会根据特许人本身是否具有成熟的经营资源、经营模式以为加盟商提供持续的服务,双方的违约情况,合同履行的程度等综合因素认定合同是否应解除、特许人是否应退还费用。
来说,特许经营备案并不是从事加盟业务的资质性许可,没备案也不影响加盟合同本身的有效性。但特许经营备案是我国对于特许经营的重要合规要求之一,连锁品牌在满足“2店1年”条件后都应及时完成备案,毕竟合规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