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油罐检测中心 无损探伤第三方检测 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焊缝质量标准
一、保证项目
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Ⅰ、Ⅱ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查焊缝探伤报告。
4、焊缝表面Ⅰ、Ⅱ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Ⅱ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擦伤等缺陷,且Ⅰ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
,油罐无损探伤中心。

目前,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和应力状态,焊缝质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焊缝对应重要应力位置,二级焊缝,三级焊缝对应弱位置。
一般来说,焊缝的质量水平不仅对焊缝的外观有相同的质量标准,对焊缝内部也有不同的超声检测要求。
我们将重点介绍焊缝质量等级划分背后的原则以及一、二、三级焊缝的实质性差异。
1、焊缝质量等级划分背后的原则:
一般钢结构焊缝质量等级划分原则:
1、在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所有对接焊缝都应熔化,其质量等级为:
1)、垂直于焊缝长度角度的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2)、平行于焊缝长度角度的垂直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在不需要疲劳计算的构件中,所有需要与母材等强对接的焊缝都应熔化。其质量等级应不少于二级,压力应为二级。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输电线路铁塔行业有两个标准:GB/T2694-2010《输电线路铁塔制造技术条件》和DL/T646-2012《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对焊缝质量的要求都是“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但DL/T646-2012《输变电钢管结构制造技术条件》提出,如果设计文件没有明确规定焊缝等级标准,如何判断。要求如下:
1、一级焊缝:压接杆外套管插接位置纵向焊缝设计长度加200mmm、环形对接焊缝、挂线板对接及主要T接焊缝。
2、二次焊缝:钢管塔横担与主管连接的连接板沿主管长度方向焊缝,钢板对接焊缝。无力法兰、有力法兰或带颈法兰与杆体连接的角焊缝、钢管杆体与横担连接的焊缝、连接挂线板的角焊缝、钢管与钢管连接的焊缝应符合二次焊缝外观质量要求。
3、三级焊缝:钢管纵向焊缝(应完全熔化),设计图纸无特殊要求的其他焊缝。
若按上述要求,焊缝质量分级原则一般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角度的对接焊缝,无论是拉还是压,都是一级的。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T“形焊缝,应为二级焊缝。
3、角接组合焊缝垂直于焊缝长度角,符合二次外观。
4、平行于焊缝长度角度的垂直对接焊缝和一些非主要受力焊缝应为三级焊缝。,重庆油罐无损探伤。

射线检测(RT)—— 管道内部缺陷直观验证
核心原理:利用 X 射线 /γ 射线穿透管道焊缝,通过缺陷对射线的衰减差异,在底片上形成影像,直观显示内部缺陷形态。
优点
内部缺陷直观可追溯:RT 底片能清晰显示管道焊缝内部未焊透(连续黑色条状)、气孔(圆形黑点)、夹渣(不规则黑斑)的形态、位置,可存档备查(底片保存期≥5 年),适合关键管道(如高压管道、穿越河流管道)的质量追溯。
缺陷判定客观性强:无需依赖人员经验,通过底片影像按标准(GB/T 3323)分级,不同人员判定结果一致性高,减少人为误判风险。
缺点
有辐射风险:需划定安全区域(X 射线≥50m、γ 射线≥100m),禁止人员靠近,现场操作需申请辐射许可,不适用于人口密集区或密闭空间(如室内管道井)。
成本高、效率低:设备(X 射线机、γ 射线源)昂贵,耗材(胶片、洗片液)成本高;单道环缝检测(含曝光、洗片、评片)需 1-2 小时,效率远低于 UT/MT,不适合批量检测。
适配性差:对管道弯头、三通的异形焊缝,射线难以垂直穿透,易导致影像畸变;对厚壁管道(壁厚>40mm)需高能量射线源(如 Co-60γ 射线),检测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