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流程
在ODI备案的实践中,商务主管部门和发改委的境外投资审查原则上是独立进行的,可发起并单独提交。
一旦获得发改委颁发的核准文件或备案通知书,以及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境内主体便可以前往银行进行外汇登记。
若投资金额超过500万美金,则需上报外管部门。外管部门会对境内企业进行审查,并发放《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证》。通常,ODI备案的完整周期约为3个月。
需要提醒的是,境外投资备案(ODI)仅针对设立的境外企业。境内企业实行境外投资路径上设置的空壳公司,均不在管理部门予以审核的范围之列。境外企业开展的二次投资行为,也不在对外投资管理的范畴,不需要有关部门进行审核。
个人境外投资如何开设ODI备案(境外投资备案):
个人直接境外投资备案需要以企业名义投融资企业办理境外投资备案。境外投资备案不能以个人名义办理,但并不意味着个人不能在境外投资。国家发改委允许境内自然人在境外投资。商务部对境内自然人在境外投资没有规定。外汇管理严格限制境内自然人在境外投资。但于境内个人通过境外特殊目的融资和回程投资,境内个人参与境外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和认股期权计划。
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有哪些?
A2:根据《境内机构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汇发〔2009〕30号,2009.08.01实施)、《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4年第3号,2014.10.06实施)以及《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1号,2018.03.01实施),境外直接投资主管部门包括商务(商务部及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发改(国家发改委及省级发改部门)及外管(国家外管局及其分支机构)三大系统。
其中,商务及发改主管部门实施直接监管,依职权开展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及备案;外管部门根据《关于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5〕13号),自2015年6月1日起对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实施间接监管,由银行按照13号文及《直接投资外汇业务操作指引》直接审核办理境内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和境外直接投资项下外汇登记。
Q3:实务小贴士
A3:境内投资者需分别向有管辖权的商务主管部门及发改主管部门申请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商务主管部门为符合要求的企业颁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发改主管部门为满足条件企业颁发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批复/备案通知书。